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首页 > 备考资料 > 小学资料 >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常识积累:汉字的发展历程

2024-02-18 11:28:48
中师华图

 1.甲骨文

一般而言,我们能见到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因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又因商朝晚期主要将其用于占卜记事,因而也叫“甲骨卜辞”。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最为严密和完整的文字。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是甲骨文的第一个发现者。

2.金文

金文,金文,因以青铜器为载体并其上刻上铭文而得名,因青铜器代名词为“钟鼎”,故也称为“钟鼎文”。金文的主要内容为颂祖和记录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与甲骨文相比,金文不仅拥有墨书的书法艺术,而且风格多样,结构较为严谨,多用弯笔和肥笔。

3.小篆

小篆是秦朝的官方字体。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文化上采取统一文字的措施,丞相李斯等人对文字进行分析整理,将原来的大篆进行简化,使得文字更为标准和规范,于是就形成了小篆,小篆“尚婉而通”,为历来书法家和篆刻者所青睐。

4.隶书

隶书从篆书演变而来的,是汉字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隶书结构严谨而庄重,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在隶书中象形部分逐渐减少,因其书写较篆书简单,在民间广泛流传,隶书的发展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5.楷书

楷书从隶书发展而来,别称为正楷、真书、正书等。楷体书法最为著名的四大家是:唐朝的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和宋末元初的赵孟頫(赵体)。其中,颜真卿和柳公权,因其书法挺劲有力,笔画有骨感,被称为“颜筋柳骨”。

6.草书

草书流行于汉朝初年,是中国最为简约的文字。狭义的草书指的是从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特定字体。草书早期主要功能是为了提升写字的速度,把笔画省略,故字迹略显潦草,后呈现出书法之美。草书的代表人物为唐朝的张旭和怀素 合称“颠张醉素”,其中张旭的狂草尤著,人称“草圣”。

7.行书

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这两种书法之间。行书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行楷是比草书偏规范,但比楷书偏自由奔放;行草则介于行书和草书之间,泼墨挥笔,顷刻成就。

古往今来有三大行书,其中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书圣)的《兰亭序》是为“天下第一行书”;唐代颜真卿所书《祭侄文稿》,为“天下第二行书”;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则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刷题巩固

汉字产生的标志是殷商后期所形成的初步定型的甲骨文,其后经过了六千多年的演变,形成了我们今天的文字。下列汉字演变过程的时间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隶书小篆楷书行书

B.小篆隶书行书楷书

C.隶书小篆行书楷书

D.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参考答案:D

汉字经历了6000多年的发展过程,其形体演变是从甲骨文、金文变为小篆,再变为隶书、楷书、行书,其总的趋势是从繁到简。故本题答案为D。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教师招聘
教师招聘考试
教师招聘备考
相关栏目
考试资讯 更多>
备考资料 更多>
面试方法 更多>
每日一练 更多>
教师资格公告 更多>
考试动态 更多>
教师备考资料 更多>
教师试题资料 更多>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